目前,全国有资质的建筑企业8万多家,从业人员5000余万,其中4000多万是建筑劳务人员。建筑劳务人员是施工企业的主体,是工程建设的直接参与者,其技术能力、职业精神,不仅关乎企业效益与品牌和竞争力,更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。实行劳务实名制管理对促进建筑业科学发展,规范建筑施工企业、用工企业行为,维护社会和谐稳定,意义重大。
2017年5月26日,“全国建筑工人信息管理平台”试点启动会在济南举行。“全国建筑工人信息管理平台”是建筑劳务用工管理的基础数据平台。实名制管理的这些流程都会在“全国建筑工人信息管理平台”上有所体现。建筑劳务工人的从业经历都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查询。
据住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“平台”将记录工人的个人履历、技能情况、考勤信息、工资信息、用工信息、个人信用等基本信息。该平台的正式推进是形成实名制管理的有效手段,也是对国办一号文件、部文件的贯彻落实,是规范行业管理、推动行业进步的又一重大变革。平台是由政府发起,协会、企业、银行共同组织建设的,其核心是以互联网+的思维,实现劳务实名制管理。
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调研员林乐彬曾介绍,平台按照统一规划、统一开发、统一标准、统一数据的要求,最终形成既符合政府监管要求又满足市场配置劳务资源需求的、覆盖全国范围的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,未来将覆盖全国8万余家建筑企业的5000多万名建筑工人,记录建筑工人的身份信息、培训情况、职业技能、从业记录等信息,逐步实现维护建筑工人合法权益、打造新型产业工人队伍、推动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。
平台上线后,将逐步把全国8万多家建筑企业的5000多万名建筑工人信息数据集中到平台上来,维护建筑工人和建筑施工企业的双方合法权益,并帮助政府部门收集建筑工人实名信息、项目信息、参建企业信息等“大数据”,摸清行业用工情况,为宏观政策的制订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持。